-
强化服务机制 天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在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围绕项目建设提速增效,着力强化招商引资,通过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保障。按照“储备项目抓招商、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运营项目抓效益”的总体思路,该县重点攻坚项目手续办理、要素保障及进度管理等关键环节,以真功夫抓实服务、实举措破解难题、高效率狠抓落实,推动重点项目实现高效推进。通过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天峨县精准服务项目全周期,确保签约项目顺利开工、在建项目稳步推进、瓶颈问题及时化解,显著提升了项目建设的速度和效益,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 招商引资和项目储备是提速建设的基础环节。河池市天峨县聚焦储备项目抓招商,通过产业链对接和平台搭建吸引优质投资。该县强化招商引资导向,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精准筛选储备项目库,避免盲目扩张。例如,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发展战略,天峨县推动绿色能源和特色农业项目优先储备,确保项目质量与可行性。同时,优化招商流程,简化手续办理,减少审批环节,为项目签约前提供高效服务保障。通过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及时淘汰低效储备项目,保障资源集中投向高潜力领域,这为后续建设提速奠定了坚实基础,避免了资源浪费。 二、 实施“五个一”工作机制是保障项目推进的核心抓手。该机制围绕“一个重点项目、一名领导包抓、一个责任单位主管、一套专门班子协调、一名联络员跟踪服务”,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针对签约项目抓开工环节,河池市天峨县明确施工计划和兑现签约承诺,确保要素保障到位,如土地、资金和劳动力高效配给,保障项目按时开工。对在建项目抓进度,该县强化时间节点管理,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通过常态化督查协调建设进度,避免延误。该工作机制创新了部门联动模式,减少了多头管理,显著提升了项目执行效率,有效缩短了建设周期。 三、 破解项目难点和提升效益是实现提速增效的关键支撑。河池市天峨县对推进缓慢或未按计划开工的项目,采取现场办公和专题会议推进方式,点对点攻克症结问题。通过整合资源强化要素供给,如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保障,该县化解了建设阻力,扭转了被动局面。同时,强化运营项目抓效益,建立后续评估机制,确保项目投产后实现预期产出和价值。该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搞过度包装,通过强化安全监管和合规建设,确保项目长期可持续性。这种精准破解难题的模式,不仅加快了项目进度,还提升了县域整体经济发展韧性。
2025-07-02
-
河池招商引资前七月成果显著
2021年,河池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出进展,截至前七月,内资到位资金总额达203.19亿元。这一成果反映出河池市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为区域产业升级和就业增长注入新动能。全市通过政策优化和项目推动,成功吸引一批高质量投资主体入驻,确保了招商引资战略稳步推进。 (一)招商引资资金到位情况显示实效 河池市在前七个月内,引进的内资到位资金达到203.19亿元。这一资金规模体现了招商引资的实际成效,主要来源于工业升级、资源开发及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资金落实不仅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五”规划中对绿色发展导向的部署。河池市通过严格资金管理监督机制,确保了每一笔资金都用于实体经济建设,从而避免了无效投资或浪费现象。资金分布的领域包括清洁能源、新材料和现代农业等,这些项目为经济复苏夯实了基础,同时也弱化了数据的波动性,着眼于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三企入桂”项目签约落地见速度 河池市在2021年积极推进“三企入桂”行动,签约项目总数达147个,总投资规模为674.58亿元。这些项目主要针对央企、民企和大型外企的入驻,类型涵盖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和生态旅游开发。河池市利用区位优势,如面向东盟的门户位置,成功引进了多个重大项目,例如一个总投资超百亿元的新能源产业集群项目。签约迅速转化为落地实施,反映出行政效率提升和责任层层压实机制。项目快速进展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增加和经济指标的稳步增长,弱化了具体数据的描述,更强调项目对民生和产业的整体带动力。河池市通过分类梳理新签、已签和在建项目,确保了签约项目的高落地率,避免了因管理漏洞导致的延误风险。 (三)合作意向项目储备丰富助未来 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共计37个,总投资额为152.11亿元,这些意向主要集中在科技孵化与文旅融合领域。河池市在挖掘意向资源方面采取主动策略,如通过招商引资平台推介山区生态资源和政策红利,吸引潜在投资者。其中,若干农业深加工和文化旅游项目已进入前期评估阶段,具有推动欠发达地区振兴的潜力。意向项目储备充足为后续发展提供了缓冲,弱化了数字的绝对值意义,转而强调储备对区域竞争力的保障。河池市建立了动态跟踪机制,确保意向转化为实际签约的比例持续提升。此举避免了资源闲置,同时为中长期发展规划夯实了基础。 (四)强化工作措施确保落实见机制 河池市在2021年采取了一系强化工作措施,确保招商引资落实到位。全市各县(区)和工业园区通过分类梳理新签、已签和在建项目,建立责任包保制度,压实各级政府部门职责。河池市投资促进局协调各部门推动政策无缝对接,例如优化审批流程和提供土地支持,提升了项目落地速度。措施强化方面,河池市聚焦工业集群和生态优势,推出定向招商策略,避免了碎片化运营。弱化数据表达体现在机制设计上,不以数字为导向,而是以项目实际产出和产业协同为目标。这套机制确保了招商引资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强化监督评估机制,防止责任虚化带来的风险。 (五)投资环境优化助力长期发展见前景 河池市的投资环境在2021年持续优化,区位优势和政策配套成为招商引资关键推力。全市凭借西部大开发和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提供税收减免和基础设施完善支持,吸引了高质量投资主体。河池市资源禀赋丰富,如矿产和生物多样性,被整合到项目开发中。展望未来,河池市规划重点发展新能源和智慧农业领域,通过与周边城市协作拓展产业链。环境优化弱化了单年数据影响,强调持续投资吸引力和区域协同效应。河池市致力于建设公平市场环境和绿色金融支持机制,确保招商引资红利转化为民生福祉。在长期路径下,河池市将巩固优势,规避短板,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
2025-06-30
-
河池都安1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 激活发展新动能
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2021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成功举办,此次集中开竣工的1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覆盖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民生等多个领域。这批项目的顺利推进,既是当地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成果,也为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项目布局优化产业发展结构 此次集中开竣工的10个项目中,8个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个项目完成竣工投产。开工项目聚焦民生改善与基础设施升级,包括都安人民医院整体迁建项目、都安安阳至忻大路旅游扶贫二级公路项目等,涵盖医疗、交通等关键领域;竣工项目则着力农业产业配套,易地扶贫搬迁配套产业新型全自动化冷链加工项目及澳寒羊新营养膨化颗粒饲料加工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当地农业产业链条。这些项目的合理布局,既填补了部分领域发展短板,也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重点项目凸显民生与产业双导向 在开工项目中,都安人民医院整体迁建项目备受关注。该项目建成后,将按照现代化医院标准配置医疗设施与服务功能,有效提升当地医疗服务能力,缓解群众就医压力,为保障居民健康提供更坚实的基础。都安安阳至忻大路旅游扶贫二级公路项目则兼具交通改善与产业带动双重作用,公路的建设不仅将优化区域交通网络,缩短沿线村镇出行时间,还将串联起沿线旅游资源,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助力沿线群众通过旅游产业实现增收。 竣工的两个农业项目同样意义重大。新型全自动化冷链加工项目具备现代化冷链仓储与加工能力,可延长农产品保鲜期,拓宽销售渠道,帮助搬迁群众及周边农户的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澳寒羊新营养膨化颗粒饲料加工项目则针对当地特色养殖产业需求,提供高品质饲料支持,有助于提升养殖效率与产品质量,推动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三)项目建设夯实区域发展根基 此次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是都安瑶族自治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发展需求,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具体体现。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阶段,这批项目的落地实施,将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壮大特色产业规模。民生项目的推进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产业项目的投产则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带动群众稳定增收,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项目服务保障,都安瑶族自治县正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民生幸福的目标稳步迈进。
2025-06-30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